简讯:我会药械集采与价格研究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进展学术”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5-02-08 16:24:38.0 信息来源:广东医药价格协会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关乎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牵动着整个医疗卫生行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各试点城市取得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但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我会药械集采与价格研究专业委员会于1月18日在北京举办了“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进展”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廖藏宜和安阳市医疗保障局二级巡视员郝利民共同主持,厦门市、赣州市、乐山市、唐山市等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城市的医保部门相关负责人以及内蒙古自治区、浙江省、四川省等试点省份的医保部门代表,还有相关医疗机构医保办主任、高校学者等共计30多人参会。

图一:会议现场
在主旨报告环节,四个试点城市的医保部门代表分别分享了各自城市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成效与经验。厦门市医保中心价采科张宏玲主任详细介绍了厦门市自2021年11月被确定为试点城市以来的改革实践。厦门市围绕价格动态调整、总量调控、价格形成和评估考核四项机制进行探索,共进行了两轮调价实践。创新了两轮报价、升降绑定、量化医疗服务价格等做法,得到了国家和省级部门的肯定。改革成效显著,医疗服务价格水平增长平缓,群众就医负担总体稳定,医疗行为更加规范,医院收支运行良好,医疗服务性收入占比逐步提高。

图二:张宏玲专家作主题分享
赣州市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科钟海滨科长分享了赣州市的改革经验。建立了“8+5”特色价格机制,出台了系列文件,坚持全市一盘棋。通过创新全周期总量调控、设立四年总量“天花板”、建立触发机制等措施,确保改革平稳推进。两轮调价共调增706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调降363项,涉及体现医务人员价值的项目和以设备耗材为主的项目。改革直接效果显著,医疗服务价格总体涨幅与经济发展协调,医保基金可承受,医务人员薪酬水平发生变化,患者就医负担平稳,医院收入结构优化。

图三:钟海滨专家作主题分享
乐山市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科韩佳锟副科长介绍了乐山市的改革情况。乐山市建立了“总量调控、分类形成、动态调整、监测评估”的调价机制,两轮改革涉及可用调价总量共9425.2万元,累计调整了1302个项目。改革核心机制建设严格按照国家试点方案要求,结合乐山实际,优化改革流程。改革直接效果显著,医疗服务价格水平结构性优化,规范诊疗行为,医疗机构收入结构逐步优化。间接效果包括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医保基金运行可控,医务人员薪酬稳中有升,患者负担相对降低。
图四:韩佳锟专家作主题分享
唐山市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科马雪薇专家分享了唐山市的改革成效。唐山市按照国家改革路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建立了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工作专家库,细化专家分组具体职责。两轮调价共调整685项医疗服务项目,调价总量18690万元,重点支持手术、中医、儿科及精神专科等项目。唐山市建立了监测指标体系,从公立医院运行、患者费用变化、医保基金收支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四个方面设立192个监测指标,对调价结果进行全面监测。改革成效显著,探索出操作性强的价格改革新路径,价格工具杠杆作用得到充分体现,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有效控制不合理费用增长。
面对价格项目体系建设问题,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国家发布的医疗服务价格立项指南为构建清晰的价格项目体系提供了基础,但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朱佳英专家提出,未来可以探索针对疾病的定价或治疗的打包定价方式,以适应临床诊疗的实际需求。
对于价格调整与DRG/DIP付费及集采的协同问题,史佳璐专家指出,宁波市在实际操作中,价采、支付和审核等部门之间缺乏联动,导致政策执行的滞后性和被动性,建议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严毅专家提出,DRG/DIP付费方式改革为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提供了空间,但需要进一步优化政策设计,确保医疗机构能够合理受益。
针对调价空间来源问题,李敏专家指出,四川省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调价空间分为两部分:一是自然增长的空间,二是降价部分空间。史佳璐专家强调,医院内部的成本测算和临床路径参与是确定调价空间的重要环节,需要通过精细化管理来识别不合理的收费项目。
最后,由廖藏宜副教授作会议总结。他强调了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出各试点城市和省份在改革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同时感谢了与会专家的积极参与和宝贵建议。
